08年暑假,我到峨眉旅游,登山途中遇到兩個剛從瀘高畢業的學生。沿途休息的時候,兩人總是忙著撿拾周圍的垃圾,直到地上全都干凈后,才舍得停下來喘口氣。兩人的舉動引來沿途游客的嘖嘖稱贊,而他們卻紅了臉:“在學校習慣了,見不得臟亂。”此情此景,我不禁為他們感到驕傲,更為瀘高成功的綠色人文關懷感到自豪。
從07年來到瀘高,我就無時無刻不在體會著瀘高的綠色人文關懷。
學校干凈的操場,整潔的教室,參天的大樹,繁盛的小草,時刻展示著瀘高蓬勃的生機,無聲的滲透著瀘高的綠色人文關懷。除了環境上的給予,瀘高在公共設施上也滲透著綠色的思想。學校花重金引進廁所環保沖水系統,既保證了衛生,又能節約用水。每個辦公室和教室的空調,均在門窗關閉的情況下合理使用,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。食堂的餐具使用的是可重復利用的環保材料,為保護森林資源、拒絕白色污染做出了表率。
作為學校,瀘高的綠色人文關懷重點落腳在對學生的環保教育上。地理、生物、化學、語文……各學科在常規教學中都注意了對環保知識和情感的滲透,教會學生環保常識,陶冶學生的綠色情操。此外,各學科還根據學科特點,開展研究性學習,讓學生了解環境現狀,掌握更多實際的環保本領。同時,學校還開展了一系列的配套宣傳教育活動,如板報、標語、主題班會、國旗下演講、學生會活動……加強學生的環保理念。
得益于瀘高隨時隨地的綠色人文關懷,我們可喜的發現:瀘高的學生擁有很高的環保素質。他們會自覺的維護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,愛護花草樹木,節約用水、用電,自帶飯盒以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。很多學生把牛奶盒、飲料瓶、草稿紙等攢起來送去廢品回收,讓其能夠資源再利用。還有的學生積極開動腦筋,利用廢棄物制作成精美的小玩意,變廢為寶。甚至有的學生走上街頭,擔當起了城市環保的宣傳員……
瀘高舒適的校園環境和瀘高學子體現出來的高素質,讓瀘高成功的評為四川省綠色學校。而從瀘高的經歷中,我們可以發現:環保不是空喊口號,需從自身做起,從教育抓起,多渠道,長時間,使綠色理念深入人心,環保行動才能自然實行。
感謝瀘高的綠色人文關懷,也希望全瀘州都能行動起來。屆時,看青山綠水,草長鶯飛。(瀘州高中 林莉)